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_亚洲国产欧美不卡在线观看_欧美性爱在线观看亚洲_久久国产福利播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綿州大小事 > 正文
安州區(qū)千佛山阻擊戰(zhàn)陳列室:紅軍精神代代傳 照亮前行道路
发稿时间:2021-05-27 08:47   来源: 綿陽日報
  摘要:86年前,紅四方面軍長征時經過千佛山,打響了著名的“千佛山戰(zhàn)役”,與10多萬川軍激戰(zhàn)73天。經過這一戰(zhàn)役,擺脫了10多萬川軍的糾纏,對紅軍懋功會師和黨中央毛爾蓋會議起到保安作用,在中國革命歷史中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千佛廣場

  紅色走廊旁的雕塑

  紅色走廊

  千佛山阻擊戰(zhàn)陳列室內景

 

 黨員群眾參觀千佛山阻擊戰(zhàn)陳列室

  86年前,紅四方面軍長征時經過千佛山,打響了著名的“千佛山戰(zhàn)役”,與10多萬川軍激戰(zhàn)73天。經過這一戰(zhàn)役,擺脫了10多萬川軍的糾纏,對紅軍懋功會師和黨中央毛爾蓋會議起到保安作用,在中國革命歷史中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王海濤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劉毅 安崢 胥江 文/圖

  “86年前,紅四方面軍長征時經過千佛山,打響了著名的‘千佛山戰(zhàn)役’,與10多萬川軍激戰(zhàn)73天,在中國革命歷史中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近日,江油市楓順鄉(xiāng)黨委組織機關干部在千佛廣場重溫入黨誓詞,參觀千佛山阻擊戰(zhàn)陳列室。

  位于安州區(qū)千佛鎮(zhèn)的千佛山阻擊戰(zhàn)陳列室,占地面積達200平方米。陳列室結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千佛山一線與國民黨軍隊激戰(zhàn)、對峙73天的歷史背景,“以大景展戰(zhàn)役之魂,以小景傳大景之神”,充分利用有限的展示面積,將戰(zhàn)役的各個階段巧妙展現(xiàn)出來,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

  激戰(zhàn)73天

  英勇紅軍書寫革命傳奇

  五百里方圓連三州。千佛山,海拔約3000米,位于北川、安州、茂縣三縣交界之地,與伏泉山、觀音梁子、橫梁子等高山連成一片,起伏蜿蜒60余里。千佛山戰(zhàn)役是紅四方面軍西出北川峽谷的一場極為重要的爭奪戰(zhàn)。它既是川西壩子的北邊城墻,又是峽谷通道的自然屏障。紅軍要勝利通過峽谷西進,就必須占領千佛山;蔣介石要消滅紅軍于峽谷,川軍要保住川西老巢,也必須占據(jù)千佛山。

  1935年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為配合中央紅軍長征,西渡嘉陵江,向川甘陜發(fā)展以擴大根據(jù)地。得知紅軍即將到達北川,當?shù)貍握賳T和土豪劣紳驚恐萬狀,慌忙組織地方武裝,在千佛山一帶主要關隘、渡口布防,妄圖堵截紅軍。

  從4月12日開始,紅軍先頭部隊從江油、平武先后分五路進入北川縣境,并于4月21日,攻克北川縣城。為阻止紅軍繼續(xù)北上,蔣介石立即命令川軍全力扼守北川河谷,從土門向東,依千佛山、伏泉山山勢,構筑一條堅固陣地,阻擊紅軍。

  5月2日,徐向前率領紅四方面軍,與敵軍在北川雞窩坪—壇子溝打響戰(zhàn)斗,揭開了千佛山戰(zhàn)役的序幕。從5月2日至7月14日全部撤離陣地止,整個“千佛山戰(zhàn)役”歷時73天。期間,紅軍發(fā)揚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筑掩體、挖戰(zhàn)壕、站崗放哨,打退了敵軍多次進攻。

  在氣候惡劣的環(huán)境中,紅軍忍饑挨餓,采食灰灰菜、鹿耳韭等野菜野果,披蓑衣,穿草鞋,住竹棚,克服飲水困難,同疾病作斗爭,情緒十分高昂,充滿了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固守陣地的任務。

  陳列室的資料顯示,紅四方面軍成功占領了千佛山全線,牽制了敵軍89個團、14萬余人。“千佛山戰(zhàn)役”是繼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攻克劍門關和中壩戰(zhàn)役之后的重要戰(zhàn)斗。這次勝利粉碎了川軍的圍追堵截,宣告了蔣介石妄圖消滅紅軍于北川峽谷陰謀的破產,為紅四方面軍順利通過北川峽谷,西出土門,與中央紅軍會師開辟了道路。

  當時擔任川軍前線總指揮的鄧錫侯,在解放后寫的回憶錄中也承認,“紅軍‘千佛山戰(zhàn)役經過73天,掩護紅四方面軍主力打開土門進路和勝利通過長隘路橫渡岷江。經過這一戰(zhàn)役,擺脫了10多萬川軍的糾纏,對紅軍懋功會師和黨中央毛爾蓋會議起到保安作用。這一戰(zhàn)役時間之長,制約川軍這樣大的兵力,在歷史上實屬罕見”。

  銘記歷史

  紅軍精神砥礪奮進力量

  初夏時節(jié),岷山山脈南段,位于安州區(qū)和北川羌族自治縣交界處的千佛山,山峰傲立,直上云霄。

  記者一行走進千佛鎮(zhèn),來到紅軍當年戰(zhàn)斗的指揮部——佛祖廟、千佛山阻擊戰(zhàn)陳列室,踏訪紅軍在千佛山留下的戰(zhàn)斗足跡,追尋紅色記憶,弘揚和傳承紅軍精神。

  當年,紅軍在千佛山作戰(zhàn),安州兒女全力以赴支援紅軍。戰(zhàn)前,中共綿安中心縣委按四川省委指示,配合川陜蘇區(qū)斗爭、策應紅軍西進,安州兒女繪地圖、搞聯(lián)絡,擾亂敵人后方。戰(zhàn)斗期間,給紅軍當向導,籌軍糧、抬擔架、護傷員,配合紅軍建立鄉(xiāng)村蘇維埃政權。紅軍離開千佛山時,安州兒女送錢糧、送衣物,送子女參加紅軍。這一幕幕驚心動魄、可歌可泣的歷史畫卷,是安州兒女在紅軍長征歷史上用生命和鮮血書寫出的燦爛篇章。

  1935年5月,紅四方面軍長征從川東強渡嘉陵江、攻克劍門關后,經茂縣西進途中,在千佛山一線與國民黨川軍鄧錫侯部隊浴血奮戰(zhàn),副總指揮王樹聲曾在千佛山頂佛祖廟內指揮紅軍作戰(zhàn)。

  為了緬懷先烈,激勵后人,2013年5月,安縣(今安州區(qū))特設立“千佛山戰(zhàn)役指揮所遺址”紀念碑。2015年,安州區(qū)委、區(qū)政府開始建造紅軍千佛山阻擊戰(zhàn)陳列室。2016年5月,陳列室主館建成并對外開放。陳列室結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千佛山一線與國民黨軍隊激戰(zhàn)、對峙73天的歷史背景,“以大景展戰(zhàn)役之魂,以小景傳大景之神”的建設原則,充分利用有限的展示面積,將戰(zhàn)役的各個階段巧妙展現(xiàn)出來,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

  千佛山阻擊戰(zhàn)陳列室對面是一個能夠同時容納1000人進行悼念活動的千佛廣場,廣場正中央矗立著一尊千佛山阻擊戰(zhàn)紀念雕塑,上面刻畫了紅軍戰(zhàn)士在千佛山戰(zhàn)斗場景,廣場的四周展示牌上描繪了紅軍在安州、在千佛山的歷史事跡。每逢清明、“七一”“八一”等節(jié)日,紀念碑前花圈云集,廣場上人流如潮。

  走進利用紅軍遺跡打造長征紅色走廊的千佛鎮(zhèn)老望溝村,陽光灑落在林間小道,入眼處綠樹掩映,鳥語花香。一年來,這條紅色走廊讓這個寧靜的小山村熱鬧起來。

  從村委會出發(fā),沿途可見“當紅軍光榮”等標語,“不怕犧牲、前赴后繼、勇往直前”等紅軍精神大字也隨處可見。在蜿蜒陡峭的坡道彎處,還立有“籌運軍糧、積極參戰(zhàn)、三軍會師、不菲成果”等主題雕塑。

  “老望溝村緊鄰千佛鎮(zhèn)紅色文化廣場、地震紀念館,具備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紅色文化內涵。”安州區(qū)教體局駐老望溝村第一書記張義兵介紹,紅四方面軍為了給紅一方面軍爭取時間,在千佛山打響了著名的“千佛山戰(zhàn)役”,與10多萬川軍激戰(zhàn)73天。當?shù)爻浞掷眉t色文化資源,打造出紅色走廊。紅色走廊對外開放以來,已有160多個團隊慕名而來。

  時至今日,紅軍長征離開千佛山已過了86個春秋,但紅軍集中體現(xiàn)的“堅韌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偉大長征精神,卻深深扎根于老望溝村,在老望溝人的心里發(fā)芽、開花、結果。

  早已摘掉貧困村“帽子”的老望溝村,美景怡人、產業(yè)興盛。當?shù)卮迕窭^承和弘揚紅軍精神,發(fā)展產業(yè),把紅色文化資源搞活,擦亮紅色旅游“金飯碗”,打響了一場嶄新的鄉(xiāng)村振興“突圍戰(zhàn)”。

  記者手記

  紅色文化滋養(yǎng)發(fā)展動力

  86年過去了,千佛山還是那座山,紅軍戰(zhàn)壕遺址早已長滿了樹木,但紅軍精神卻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采訪中,記者隨千佛鎮(zhèn)政府工作人員驅車通過千佛村、龍神堂、坪上、白夾林,一直到達海拔2200余米,紅軍全殲敵軍一個團的白巖子下面。隨著當?shù)卮迕竦膸ьI,記者一行步行到達山巒起伏、云霧繚繞、紅軍戰(zhàn)斗遺址比較集中的地帶,一處一處地指認當年紅軍浴血鏖戰(zhàn)的戰(zhàn)場,看著已經荊棘叢生、灌木密布的戰(zhàn)壕和彈坑,讓人對紅軍油然頓生崇敬之情。

  在采訪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安州干部群眾繼承和弘揚紅軍長征精神,找準路子,苦干實干。在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進程中,千佛鎮(zhèn)確立“紅色文化富腦”“綠色產業(yè)興家”發(fā)展思路,用紅軍精神、紅色文化感染激勵村民大干實干的斗志,利用廣闊的綠色“寶藏”,大力發(fā)展深山綠色經濟、林下種養(yǎng)和休閑度假產業(yè),讓村民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增收致富的路子。老望溝村黨委副書記陳性友說,這幾年,他們村挖掘紅色故事,依托紅色文化發(fā)展旅游,帶動老百姓增收致富,“2020年全村人均增收2000余元。”

  今日之盛世,如你之所愿。如今,千佛人民正沿著綠色發(fā)展的康莊大道高歌猛進,革命先輩們追尋的夢想正在變成現(xiàn)實。追根溯源,除了安州人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更重要的則是,紅軍年代傳承下來的排除萬難、不怕犧牲的精神已經在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生生不息地流動在安州人民的血脈里,內化為當?shù)亟洕鐣l(fā)展的強大動力。而這,也正是安州今后發(fā)展、騰飛的動力和源泉……

編輯:李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